很长一段时间,许多人误认为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而实际情况则是中国鲎为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苏的省级或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,圆尾鲎为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。
随着鲎保护等级的“升级”,这一认识不再是误解。
1991
东方鲎(即中国鲎)被列入《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1993
中国鲎被列入《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2001
中国鲎、南方鲎、圆尾鲎被列入《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(第一批)》。
2014
中国鲎被列入《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(第一批)》。
2019.3
中国鲎在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简称IUCN红色名录)里的等级从原本的“数据缺乏(DD)”,更新为“濒危(EN)”。
2020.6.19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农业农村部对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,其中,鲎科所有种皆新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2021.2.5
调整后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正式公布,我国分布的鲎科动物(中国鲎、圆尾蝎鲎)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科考行期间在北部湾进行鲎调查,我们记录到指甲盖大小的幼年中国鲎。©美境自然
抱对的圆尾鲎。©莫积瑞
一片海滩上发现了大量鲎的蜕壳,证明此地有许多鲎生活。©美境自然
海岸边中国鲎的尸体,应为渔民误捕的幼年鲎。©美境自然
“阅读原文”,可下载《名录》完整版
关于鲎,你可以读
等待名录公布的时刻
我们激动如高考放榜前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